2021貴陽共識
(2021年7月13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通過)
2021年7月12日至13日,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中國貴州省貴陽市舉行。本屆論壇以“低碳轉型 綠色發展—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主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匯聚中外官、產、學、媒、民各利益攸關方,致力于探討自然生態保育、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及全球治理等諸多國際社會關切的問題。
2021年2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視察貴州時,明確肯定了論壇“國家級、國際性”的定位,對于論壇提出“創新方式,繼續辦好”的要求。今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的召開,處于9月法國馬賽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保護大會、10月中國昆明《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以及11月英國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之前,也是論壇舉辦十屆之后新的起點,歷史機遇特殊。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出席論壇,并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栗戰書委員長指出:“中國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為應對全球氣候環境挑戰、維護地球生態安全作出積極貢獻?!?/span>
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前總理洛朗·法比尤斯在視頻致辭中指出:我們始終不要忘記氣候變化是一個多邊問題,我們要在這些問題上共同努力;不要忘記環境的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氣候變暖和生物多樣性是緊密相連的。塞爾維亞總理阿娜·布爾納比奇、湯加首相波希瓦·圖伊奧內托阿、波蘭共和國參議院議長格羅茲基、泰國公主詩琳通、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特使、海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賓薩·潘查、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主席阿洛克·夏爾馬、匈牙利外交部長彼得·西雅爾多、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諾·圖爾克、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愛爾蘭前總理伯蒂·埃亨、韓國前國會議長文喜相、愛爾蘭環境,氣候行動、通訊與交通部長埃蒙瑞安、巴基斯坦氣候變化部長馬利克·阿明·阿斯蘭·汗、英國國務大臣(太平洋和環境事務主管)扎克·戈德史密斯、瑞士聯邦委員會環境署原署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干事布魯諾·奧伯勒等分別發表視頻致辭,表示愿與中方一起,全球攜手、全力合作,更新傳統發展理念和思維方式,實現經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雙贏,真正解決人與自然、發展與保護間的關系,推動全球綠色轉型,維護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世界。
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唐登杰、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分別發表致辭: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秉持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笆奈濉睍r期,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努力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為實現低碳轉型、綠色發展的共同目標,作出不懈努力。
專家學者們感到,2021年至2030年是全球生態保護和氣候治理進程的關鍵時期,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兩個多邊進程呈現加強、協同、相互促進的趨勢,期望通過本次論壇的研討,匯集新理念,探索新路徑,提出新舉措,為推進全球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企業家們清醒地看到,生態系統的崩潰和氣候變化將影響所有的企業、經濟體和全人類。企業通過充分發揮自身的最大的能動性來應對這些挑戰顯得尤為重要。在不增加碳排放的情況下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我們需要將重點放在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
論壇圍繞今年的主題,設有開閉幕式、3場國際咨詢會、22場主題論壇及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覽展示、綠色產品展銷、綠色產業招商等系列活動。來自78多個國家和地區500余名代表參加論壇年會活動,就生態文建設領域共同關心的全球性、行業性話題,開展務實探討,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論壇活動積極響應生態文明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既提供對現實問題的解決方案,又指引了未來發展方向,對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國際咨詢會自2015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為每屆論壇年會期間的重要系列會議活動。國際咨詢會匯集每屆參會的外國前政要、政府機構負責人、相關領域的國內外權威專家學者、國際機構負責人、知名企業家。在本屆三場國際咨詢會上,第一場聚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參與全球生態治理議程建言獻策,第二場聚焦論壇本身發展戰略,如何鞏固和擴大對外傳播,創新發展,第三場圍繞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如何出新績展開。國際咨詢會提出論壇在促進國內外對生態文明的理解和突出其成功應用方面處于有利地位。它不僅在過去積極處理這些問題,而且作為一個獨立平臺具有信譽,它召集了來自各個部門、各種領域和機構背景的人員。
論壇期間,福建省作為年會主賓省,通過舉辦系列活動,全面介紹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舉措和成效,充分展示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念和堅決行動。
與會者高度評價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認為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的一個縮影。希望貴州創新理念、內容、方法、機制,持續推動論壇越辦越成功、越辦越精彩,既要論起來,更要干起來,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更好為世界提供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方案”。
與會者認為面對日益復雜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人類命運與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必須開展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應對危機挑戰,未來十年十分關鍵。全人類攜手合作,共享治理經驗,才能互利共贏,福澤各國人民,更好地守護人類的美麗家園。
與會者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摒棄以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發展的短視做法。我們應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縱深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大力實施生態環境提升行動,力爭實現生態環境改善由量變到質變,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
與會者強烈呼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再次提醒我們必須深刻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綠色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是疫后復蘇的關鍵一環。我們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同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
與會者指出我們應以自然為根、在全面深入認識自然的基礎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共同守護地球家園。我們應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的行動,減緩并適應氣候變化;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為遏止地球生態系統衰退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防治環境污染作出積極貢獻,勠力同心,共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
經過充分討論和深入交流,我們形成以下共識: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色發展,堅持系統治理。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疫后全球經濟重建應著眼綠色、智慧、包容發展,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導,以循環經濟為基礎,以綠色管理為保障,發展模式向可持續發展轉變,加大石漠化和荒漠化地區的治理與生態修復力度,牢筑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同時在守護綠水青山的基礎上,考慮整個生態系統的完善,最終形成規?;漠a業,帶動全域經濟發展,把生態修復、生態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相融合,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堅持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樹立生態治理的大局觀、全局觀,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形成系統性的治理,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和諧統一。在生態環境治理中更加注重統籌兼顧,通過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家園夯基筑臺、保駕護航。
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化、全球化,完善生態文明法治,建立法治保護法律體系和綠色核算制度,制定自然資源資產相關產權和空間保護規劃。
金融領域應攜手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雄心和決心,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為共同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貢獻金融力量,探索綠色金融助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中國路徑。自然資源是減緩氣候變化和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手段,在經濟學中應考慮人類最為珍貴的自然資本,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經濟繁榮有賴于自然,積極探索解決自然在當代經濟學中的盲點問題,在決策過程中確保自然資源的價值得到合理體現。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堅持多邊主義。全球的氣候危機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互相影響、相輔相成,必須協同解決。落實《巴黎協定》,實現綠色發展,是我們面臨的共同挑戰。這里面有三個關鍵詞,分別是:實施、緊迫性和行動。并且我們需要在今年就付諸行動,通過共同努力,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勇于擔當,勠力同心,共同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將全面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等全球議程,積極致力于參與并貢獻全球全球生態環境治理。
2021年07月26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貴陽共識
添加時間: